K: 阿彌陀佛,接到你的來信,很歡喜你所提出的問題,觀K君之疑問當亦能造福同疑之有情菩薩,基於此之緣由,極為法喜充滿,你說想瞭解唐朝...
下明修學【頂法】之方法: 一、 忍法修證之後,數數修學增進轉上更名【頂法】。 A、 譬如乳變為酪。 B、 是人觀法實相,我當得苦脫。 二、次於三寶所能真實起現觀,生大信心: A、心愛是法是為真法能除種種苦患及老病死,是時思惟此法誰說?是佛世尊,從是得【佛寶】中信心清淨大歡喜悅。
依【坐禪三昧經】來談,行者欲修四加行之煖法前,當作四法緣之: 觀緣如射博:一、 觀苦四種: a、 因緣生故無常:諸苦因緣生,故非真常,乃是無常法。 b、...
問曰:一般之凡夫修行者,如果想要求取解脫,應當如何修證呢? 答曰:應當修學兩種觀法:一、人空觀。二、法空觀。有情生死之本,莫過於人、法二執,迷惑身心總相,所以執著人我為真實有;迷惑五蘊自相,所以計著法我為真實有。計著人我者,當用初觀照之,了知五蘊乃是和合而假名稱之為人,一一諦觀後,但只見五蘊,求人我之虛妄相,終不可以得之。
論文: 成唯識論 (卷1) 【有執有一大自在天,體實遍常,能生諸法。彼執非理,所以者何?若法能生必非常故,諸非常者必不遍故,諸不遍者非真實故。體既常遍具諸功能,應一切處時頓生一切法。待欲或緣方能生者,違一因論。或欲及緣亦應頓起,因常有故。餘執有一大梵.時.方.本際.自然.虛空.我等,常住實有,具諸功能生一切法,皆同此破。】
天冷寒凍,特以 大慧普覺語錄某分供養菩薩行者: 「爾看他真歇說禪,都不計較,據學人問處,信口便說,更無滯礙。自然如風吹水,只為他實見實說。如普賢菩薩從佛華莊嚴三昧起,普慧菩薩如雲興致二百問,普賢菩薩如缾瀉以二千酬,又何曾思量計較來?蓋得法自在,稱法性說。如今人不曾親證親悟,只管百般計較;明日要陞座,一夜睡不著。這箇冊子上記得兩句,那箇冊子上記得兩句;鬪鬪湊湊,說得一片,如華似錦。被明眼人冷地覷見,只成一場笑具。」
信州智常禪師者,乃是出生於本州之貴谿人也,年約髫髮之少即出家,想要志求禪宗之見性。 有一日,去參訪六祖慧能大師,六祖問說:「你從什麼地方來?想要求什麼事情呢?」智常禪師就說:「學人近日來去參禮了大通和尚,承蒙大通和尚開示宗門見性成佛之義理,但卻未決除自身對與此中道理之狐疑,爾後前往至吉州,遇到有人指點迷津,請我來投訪和尚您,還請和尚肯為我垂憐慈悲並且攝受我。」
壽州智通禪師者,乃是生長於安豐這個地方的人,起初閱讀【楞伽經】大概看了一千多徧,但是卻不曉得什麼是佛所說的三身四智之道理,就去參訪禮拜六祖慧能大師,以探求詢解其三身四智之真義。...
云何諸法遍計所執相?謂一切法名假安立自性差別,乃至為令隨起言說。-「解深密經」 眾生種種心想,故一切法差別。一切法差別者,故眾生於此安立諦之種種自性相狀差別產生種種執著,如執彼物唯我所有、彼人唯我所愛者是。非安立諦者,真如是也。
五趣者,異生生死輪轉無有出期,故分天、人、地獄、餓鬼、畜生五趣,阿修羅異生者遍攝五趣中也。何以故?以諸異生亦有嗔心、勢力、福德極強之愛鬥有情,故名「阿修羅」。 然,嗔燒功德林,是以修學佛法之阿修羅道異生性極重之諸菩薩者,必先伏除此道異生普遍瞋恚鬥爭心方可進而修學止觀。以嗔令諸有情生諸畏懼,故而菩薩斷嗔以令眾生喜愛親近。
相續而轉,是名習氣。 世間,並無會有太多之變異,應該說隨著時間的轉異生滅相續後,眾生的習氣亦難以轉依清淨法性,何以故?無始以來,二取習氣造就輪迴生死之因故。 然,輪迴生死本隸屬幻化,何故眾生特執二取習氣?只見其眼見好色、耳聞好聲、鼻嗅好香、身感好觸…。無一不是輪迴生死之習氣相續法,倘若口言佛號、心念三界一切染污境界,亦無可能往生諸佛剎土,雖言此土為釋迦世尊所變相之娑婆,然吾等愚癡眾生亦無以得見世尊所現淨土全分、乃至半分、微分、微微分。
念佛,需要一念相續,倘若斷斷續續者,應當期勵自勉,切莫放棄。 一切行無常。 人們總是想獲取更多的權力與慾望,隨之而來的,但只是一片落葉。 佛法裡頭講觀察無常、苦、空、無我,然,能真實現起觀行位的又有幾人?
思想,在世親菩薩所著作的《俱舍論》裡頭,意味著能夠讓眾生造就業果、產生業果。 這是因為思想本身攝屬於五遍行心所有法,而五遍行心所有法,依...
無工巧活輕自己,樂勝諸根盡解脫, 無家無所無悕望,斷欲獨行真苾芻。---《瑜伽師地論》卷十九 相、名、分別、正智、如如,五法總攝有為、無為。 名字亦是假。 因果法則雖為世俗諦理,世俗雖假,因果不空,所以,跑到小島上,也難以脫離因果關係。
方便說,成了究竟說。親鸞,為日本淨土真宗實際創始者。淨土真宗於現今日本信徒甚多,甚至分支分派。其所主張的「惡人正機說」本僅只是為令當時從事獵人、漁夫、屠夫等從事殺生工作者得以生信決定往生淨土,而權方便說。
「老師呀,我感覺我生命很苦,苦的不得了,希望阿彌陀佛趕快來接引我。」一位歐巴桑如是說。旁邊的小沙彌走過來對著這位歐巴桑說著:「老菩薩,妳現在趕快回家,沐浴更衣,今天晚上十一點五十分,阿彌陀佛就會來接引妳到西方淨土。」
回台不過四、五日。 趁週末投票、除瑣碎時間外,能專心致用時間亦不多。 每日猶如秒逝。 出晴、下雨、出晴、下雨,白日下雨、夜晚下雨,此時下雨。 夜晚時分,散步透氣於公園。 人之色身也需要稍微運動,不必過於激烈、只需要稍點放鬆,就能將心識(末那)因整日工作而將色身抓緊的緊繃感稍作鬆緩。 假日,繼續整理《瑜伽師地論》,對於較為艱深難懂的專有名詞,加上《法相大辭典》、《一切經音義》、《丁福保。佛學大辭典》。所幸,現在有軟體可供檢索,紙本我是有的,但是要在現行的文書檔案上配之於註解,還是以軟體檢索後,再隨後加上會較為順暢。
「遠離在家共諠雜住,增煩惱故;樂與聖眾和合居止,淨修智故。不樂攝受親里朋友,勿我由此親友因緣,當招無量擾亂事務,彼或變壞,當生種種愁慼傷歎,悲苦憂惱。」---《瑜伽師地論》
與日本源平合戰的源義經、南北朝的楠木正成並列為日本史上的「三大末代悲劇英雄」,日本戰國時代的真田幸村。參與日本歷史上著名的關原之戰、大阪之戰。在關原之戰時,真田昌幸、信繁(幸村)僅用一千兵力即將德川秀忠三萬八千名軍力困於山上,使其未能趕集於關原之戰主戰場。
機場坐定。 未久,三位比丘尼隨即坐在我斜對面的位置。一位說著台灣式中文、其他兩位說著中國腔調的中文,應該是到台灣參訪,準備回日本。 拿著日本護照、說著流利中國腔調的中文,到台灣參訪學佛,回到了日本機場,有幾位在家眾、出家眾於機場大廳接機。 台灣對於出家僧、基督宗教的戒律非常重視,所以當媒體一播放出佛教、基督宗教的宗教人員違背了戒律,大眾就一股腦兒的開始批判,但是,台灣的媒體真的客觀評論嗎?好像沒有幾家以持平的論點去深入調查宗教人員的事件。
《大正新修大藏經》與《卍正藏經》、《卍續藏經》版權問題,其實在台灣在出版《中華大藏經》之際,日本學者曾經到台灣交涉,因為台灣的出版涉及盜版問題。但因台灣的居士屈映光、趙恆惖、鍾槐村、朱繹民、蔡運辰以文化的角度與日本交涉,日本方面同意將版權授權給當時臺灣的中華大藏經編撰委員會。
《序文》斷句、校對編輯三周,費三月餘光陰。共一百卷,九十五萬數千餘言之古文,期間參酌《大正新修大藏經》、《高麗藏》、內學院版、新文豐出版兩類《瑜伽師地論》(木刻版、新式版),以及韓清淨居士編著《瑜伽師地論科句披尋記》(並以新文豐、彌勒講堂、佛陀教育基金會三種版本作為參酌,批尋記內文亦有錯字)。《瑜伽師地論》為唐貞觀二十二年(六四八年)五月,玄奘三藏於長安弘福寺翻經院翻譯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