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因為於日本策展台灣與日本國際交流展,橫濱美術館與日本財閥諸如三菱等為當時的主辦方,寄給我內覽會的招待狀。
什麼是藝術文化展的內覽會?就是預展,但是僅開放給與重要來賓參觀,日本對於重視文化工作者,會根據對方的影響力而給予內覽會招待狀,但對於在日本來說,實際上很正常。此次內覽會貴賓有 林文子 (橫濱市長)、渡辺雅隆(朝日新聞社社長)、 上田良一 (NHK會長)、逢阪恵理子 (橫濱美術館館長)、 佐々木建史 (NHK事業センター専任部長)、 澤和樹(東京藝術大學學長)、 澄川喜一 ([公財]橫濱市芸術文化振興財団理事長)、 高階秀爾(大原美術館館長)、 建畠晰(多摩美術大學學長)、 柄博子([獨法]國際交流基金理事)、 中山こずゑ(橫濱市文化観光局長)、 市村友一(朝日新聞社企畫事業本部長)、 堀江武史([公財]橫濱市芸術文化振興財団),以及諸多日本企業財閥代表。
(日本橫濱三年展內覽會招待狀正文)
日本與台灣政治家、企業財閥等就曾經受邀於東京都博物館內覽會招待狀,像是台灣前總統夫人周美青也曾參與日本東京都博物館內覽會,這就成為了台灣在宣傳上的著力點,當然還有許多政商名流。
但是你問我如何呢?我對這些實際上看得很淡,猶如風輕。或許也因為如此,能在日本、中國結交到一直保持聯繫的好友,我並不因為在哪裡而有不同的說法與為了利益而說謊,結果沒想到,認識的一些朋友在其他產業都有來頭,只有我是默默無名,因為我從不看對方頭銜,只看彼此談話是否契機。
先前也說過了不會參加東京奧運的三年展了,已經做過了,應當把機會讓給別人,台灣也確實有人策劃參與了日本官方的國際展,能夠為台灣加分,不求做大官、也不求做大事,但願共生吉祥。為台灣在國際上做事情,不見得都需要上報,許多前輩往往很低調做事,不願具名做善事,我們應該這樣學習。
(日本橫濱三年展內覽會招待券與活動說明)
我還是喜愛偏向寂靜的散步經行的生活,過於喧囂的生活多年來已經不太適合我,原本從年輕時只是想多花時間專心於佛法上,誤打誤撞之下,也改變了原本的道路,但這只是世俗的道路,在寂靜的森林之路上,我依然沒有改變半分。
剛好整理資料,發現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