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穆提社長隨筆:〈常不輕品〉諸師讀

前言:
繁體中文與簡體中文孰好?
善語、真語、如義語、慈心語好。

學佛哪個法門好?
猶如世俗人釣魚需釣竿,釣竿有多類,適合溪流、淺洋、深海各有不同,而意欲所釣之魚亦有不同,佛弟子以二障為魚,隨自意趣之法門為釣竿,能真實斷障最好。

淨土與穢土孰好?
於穢土生悲心,於淨土發大願力,能於所緣皆轉依為勝。

 

入觀:
如何觀眾生?
南嶽慧思師云:「觀一切眾生皆如佛想者,如〈常不輕菩薩品〉中說。」

止觀與閱藏孰為重要?
天台智者師云:「又〈常不輕品〉,威音王如來去世之後,如此之類,甚多非一。復以傷念一家門徒隨逐積年,看心稍久,遂不知研覈問心,是以不染內法,著外文字,偷記注而奔走,負經論而浪行,何不絕言置文,破一微塵,出大千經卷?念此迷徒隨逐累載,空無所獲,脫一旦冥目,誰復示之?以是因緣,悲切轉至,故作斯論。」

何須發菩提心?
吉藏師云:「常不輕授惡人記者,亦示眾生有佛性故也。雖同有佛性,要須發菩提心方得作佛,不發者則不得作佛。」

聞、思地前如何修?
大乘基師云:「彼經意說,不輕菩薩臨欲終時,聞《法花經》,六根清淨,增壽命者,是見道前四善根位。不說得常六根淨故,不言說法心無畏故,由此定非十地聖位。說此命終,得遇多佛,獲常六根清淨,說法心無所畏,證入初地,由此定知非四十心解脫分位。彼位命終,未得常淨根、心無所畏故。遠照前文,雖未得無漏智慧,而其意根清淨如是者,是決擇分四善根位。此說聞、思地前勝得。」

何謂菩薩戒?
圓珍師云:「常不輕禮拜一性,毘盧遮那遍一切處,故菩薩戒六道眾生皆我父母,故不可輕慢。」

於因位如何勸學?
湛然師云:「〈常不輕〉,明佛自身往居因位,以安樂行及忍辱等流通此經,勸物修學,故此品來。」又云:「若一質異見異質一見者,或見大眾聚散生滅、或見大眾聚散如幻、或見大眾能紹佛法、或見大眾如常不輕,亦如玄文眷屬妙中。」

如何做大師想?
寶性院宥快師云:「於一切衆生作大師想(文)付之一義云:一切衆生爲佛可尊敬義也,如不輕菩薩。一義云:自身於一切衆生可作大師想,少慢心ヲ不可生,可准知上ノ師子心ノ對治ニ,此義宜也。」

如何除慢心?
幽溪傳燈師云:「以敬事一切,起除慢法,或雖敬上而不敬下,則忽慢以之而生,是故菩薩之觀眾生也。或以佛性而等觀,或以悲敬而普視,若常不輕菩薩之為心,則何慢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