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企劃 / Website Planning
- 詳細內容
多年前在日本長野舉辦展覽,美術館設計者為日本京都車站的設計人。中間是日本書法家池田先生,獲得日本天皇賞,右邊為台灣藝術家,去年已經往生。舉辦了許多次的日本交流展,鮮少有華人會客氣的讓我與對方的作品單獨合照,也只有她與少數人主動要我跟她的作品一起合照,除了宣傳用途的大合照之外,其他華人藝術家都沒有要我與他們的作品個別合照,這就是一個人的修養之處。我們曾經一起去尼泊爾山區學校捐助文具,回來後,我買了約...
- 詳細內容
略解基師《唯識義林》,打字發現聯想鍵盤不如日本松下筆電鍵盤好用,或許已經習慣日本鍵盤之輕軟脆,應當再換回日本松下筆電,真的是一分錢一分貨,不是貪圖高貴,而是確實如此。 此貓已經於去年往生,憶想此貓多所流離飄泊而收容多年,一開始此貓與我保持距離,每每觀察我作息、觀察我神情,甚至於我入眠時雙眼直看,等到熟悉後,此貓粘性更甚於人,每每工作、出門時都會用其小手撥弄我雙腿,大膽時,更甚會跳起於膝蓋上、桌上、...
- 詳細內容
記得在小學開始,台灣的教育從中國文化基本教材(現在稱為中華文化基本教材)汲取論語、孟子等四書五經之言上課,到美術教育、男生上木工工藝課程、女生上家政裁縫課程、健康教育(性平等教育)直到公民與道德,除了國文、英文、數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等課程外。 一般台灣的中國文化基本教材就是從這些古籍說明做人處世的道理,以及如何尊師重道之學。而美術像是書法、繪畫課程則著重於美育的部份,啟發學生創作美學的教育,而...
- 詳細內容
後來發現醫療團體不論是大型的醫院或者診所,所到之處泰半皆為老齡者,不是獨自一人到來、就是夫妻結伴前往,老齡者的子女似乎難以見到。 或許是眾生喜愛接近生而畏懼老病死,你能在百貨公司、娛樂場所等處看見年輕夫妻帶著小孩同遊,卻難以見到他們帶著老邁的父母一起同遊,或許是忙吧,又或許是老齡者不願意讓小孩為他們付出與做犧牲,但實際上,是眾生本然的畏懼、恐懼生命的老化與死亡。
- 詳細內容
沒有個體自由與思考的存在,通常會產生崇拜民族英雄的群體意識,這就是台灣早期曾經經歷過的事情。在台灣早期,只有一個政黨,而這個政黨每天僅只宣唱、傳導唯有這個政黨才能帶領中華民國反攻大陸、解救大陸同胞。這就是擅長使用群體意識的策略,讓實際上沒有個體自由的個人隨著群體意識隨波而行。在群體意識中,妳會覺得治安、經濟特別好,是因為妳身處其中而未能反思逆向思考,所以會有這樣的錯覺。倘若你把自己的角度放大檢視至...
- 詳細內容
日本政府這次要負起對新型肺炎( COVID-19,2、2019 nCov、武漢肺炎)相當程度的責任,不顧及當地的國民與居民,目的僅只是為了奧運與中國大陸維繫產業鏈做生意,舉辦奧運與生意跟維護國民居民的生命安全哪個重要?可想而知孰為輕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Load more...
All i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