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即為用功時

從十餘歲開始學佛時,常常進行閉關,短則一星期、中則趁寒暑假進行閉關一、二月,不下幾次,最長時約莫兩年半。

許多人說學佛乃逃避現實生活之苦,實際上非也,學佛乃與世間色、受、想、行、識五蘊之苦直球對決,正視於此身、受、心、法四念處所生、所緣種種執取,諸如我愛、我貪、我苦、我樂等,於此所愛境而生一切苦。

 

禪觀的方法僅只是工具,而不是目的。

面對煩惱與三界一切貪,若無止觀,則也只是被境界所轉,於此而生種種怨、恨、惱、嫉、覆等不善心所。何謂歸依?於此歸依境知有為法確實為苦法,因為是苦而不知如何出離、或者知道是苦卻又重複造作以及延續此苦,苦上加苦。

面對世界種種災難,有些人受到影響、有些人則未受到影響,受到影響的,生起了苦,而不能直觀面對苦,也就產生了上面所說的不善心所,而未受到影響的,則也可能生起了誑、傲、驕、慢等不善心所,以為自身著實比其他受苦者還尊貴,這在禪觀中,也是不善心所。

雖然看似容易,然獨自一人閉關時,剛開始也許有人會受不了而發狂、或者放棄、或者產生更多的不善心所,此等皆為有漏種子現行所導致,現行了,就會生種種不善心所。疫情也是如同閉關,倘若習慣了這樣的生活,你也不會受到境界之影響,不論是於事業、生活、家庭上,都能用更為專注與觀察自身煩惱逐漸伏除它們,我們可以看到疫情發生時,有些人產生了種種苦、而有些人產生了種種驕慢,因為是異生凡夫,現行的更是快以及延續。

禪觀可以培養對此界之抗壓性,面對世俗上種種不如意之人、事、境界逐漸轉化為樂觀而更能寬待他人,如果沒有,那就是你功夫沒用上了,所以說,僅只讀誦經論而不修止觀,於此等境界現行時,則難以處處作意觀察、更不用說於此等境不受苦、樂、非苦非樂之影響了。

我們平常可以看到看似強壯男子,於此時卻難以承受種種苦,又或者平常口若懸河者、飽讀經綸者,也於此時使不上力,此即無有抗壓性。

此時即為用功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