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一群學者與一群自稱實修的佛教徒彼此辯論著誰的法門殊勝,學者說唯有依據學術嚴謹之根據來判斷佛教之教義乃為真實性。而自稱實修者,有的認為自己是無上乘、有的認為自己是唯一大乘、有的以持咒為殊勝、有的認為念佛為殊勝。
世界的疫情到來一年多,他們又開始彼此辯論了。彼此辯論的並不是佛法上如何對治煩惱,而是辯論疫苗何時到來、開始糾結於誰應當負責,各自的陣營互相叫囂著,不能叫囂的默默的看著他們爭鬥,自己心裡頭感覺很快樂,因為他沒辦法說出自己的真心話。日常看似學理修養具備的開始破口大罵三字經、而自稱自己無上乘的也開始破口大罵三字經。互相在各自的群組裡面拍板叫囂著。
於自煩惱不能斷,又如何稱無上?於自所知不能除,又如何稱最勝?
平常總是說自己既是無上乘又兼通學理的,因為面臨死亡的侵襲,也開始咒罵任何人了,對於曾經幫忙過的、協助過的,他不僅咒罵著他們,還希望他去死、希望他過的比自己不幸福,他認為他自己是尊貴的、高雅的,他的生命比其他人值錢、有意義,要死,也要讓社會地位比他低、收入比他低的人先去死。他覺得死亡是別人的事。
佛陀曾經詢問聖弟子,如何觀死亡?有說觀此色身消亡為死亡,佛陀不給予其肯定,有說觀察此息出入是為死,佛陀不給予肯定,有說觀此入息出入之一剎那念是為死,佛陀給予肯定了。
世尊告羅陀比丘言:「諸所有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皆是死法;所有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皆是死法。」
死亡本來就隨時都會隨著異熟果盡而來到,只是大多數人以為死亡是隔壁鄰居的事情,當面臨死亡時,眾生的煩惱也就會現行了,藏也藏不住,日常如何隱藏的多有禮貌、多有修養或者看似生活良好,一旦面對死亡,咒罵他人往往比自身如實的應用佛陀的教法來的快速。
路旁上的野狗依然繼續躺在草地上,四、五隻成群依偎在一起,為了躲避午後陣雨。步行至一群鷺鷥棲息地之處,鷺鷥們似乎不畏懼陣雨的侵襲,各個將翅膀收起與身軀相鄰,閉目眼神著,他繼續行走著直到雨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