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工巧活輕自己,樂勝諸根盡解脫,
無家無所無悕望,斷欲獨行真苾芻。
---《瑜伽師地論》卷十九
相、名、分別、正智、如如,五法總攝有為、無為。
名字亦是假。
因果法則雖為世俗諦理,世俗雖假,因果不空,所以,跑到小島上,也難以脫離因果關係。
修什麼法,都沒用。
聯繫中國佛教界的老師,告知大論編輯完畢,一人編輯完成,這也沒什麼,只是多年累積的功力,與解脫無關。聯繫未果,畢竟對方現在依靠佛教賺錢,可能擋了人家的財路。或者也出了什麼事情了,這些都是世俗法。
說是老師是因為對方在教授課程,但並非我親教師,只是其在佛教界的頭銜罷了。界者,種、因、性等義,人間假名稱為佛教,亦是有為假。
靜坐久了,樂於寂靜獨行。
熟悉者,則以令對方歡喜時而玩笑話、時而直搗其心,莫不是雙方彼此熟捻的契機。不精進,聯繫了又有何用?僅只是攀緣人我關係爾。
小島上,是沒有什麼奇蹟的。
因為沒有斷欲、持戒,所以騙取眾人金錢而逃離小島,再怎麼逃,也無法逃出五蘊、十八界法。這些種子必然於藏識中不斷累積下來、日後再隨著因緣而現行。
現在的人盲從名號、轉世頭銜,殊不知你我他皆是轉世,既然成為人,也不必自稱菩薩、大師,人者,必有九結未斷。縱使斷了,也沒什麼值得好說,愛說,則是我愛未斷盡,也是凡人一個。
既然逃不出,又何必躲藏於小島?
真是愚癡。
若時間無多,四阿含與金陵刻經處之《藏要》三輯共75部經、律、論所入文必要深入反覆閱讀、思維、觀察。
另,許多學淨土法門者,只知淨土五經,卻不知淨土法門多由大寶積經所出,如藥師、彌陀、彌勒等淨土。不讀大寶積經,則不知淨土法門之要。有人說是華嚴經,但華嚴經,若不深入阿含經,則不知華嚴究竟在談什麼?而會不小心落入數論宗真心見。
邊閱讀邊思維、作意觀察、配合止觀,保證不退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