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穆提社長隨筆:標籤化的教養

台灣撫臺街洋樓

標籤化很容易。

一般台灣人普遍認為中國人沒教養,實際上我以為台灣人也有許多沒教養的。

不論是搭乘高鐵、捷運、計程車、電梯、高速公路、停車等交通時,都會遇到一些人沒有禮貌。我曾經搭乘高鐵排隊時用手機回覆客戶訊息,結果高鐵車輛一來,旁邊的歐巴桑、歐吉桑就趕緊插隊,與對方說請不要插隊,沒想到歐巴桑就氣結,死硬的要插隊。

 

上下電梯時,也會遇到沒禮貌的人。一上電梯直接迎面撲上,按電梯扭時,也不會顧慮其他人,彷彿電梯內只有彼等,說聲抱歉、對不起、不好意思,有這麼難?或者一看到人要上前進入電梯,就趕緊按關門扭,不讓其他人進入,又或者看到其他人進入電梯了,也不會稍微移動位置,讓其他人順利進入電梯。

又或者在百貨公司、捷運手扶梯上,兩人並排的站在手扶梯,似乎整個手扶梯只有彼等存在,沒有見到後方是否有人?不論是否有無強制規定站在右邊,都應當去想到後面的人的感受,但似乎這樣的年輕人可真不少。

最近這一、兩年,只要在台灣台北,我會選擇捷運。但是遇到搭乘捷運的情況,最常遇到的是,停車門口前面已經有畫好進入的動線,偏偏就有人不按照動線,直接站在中間、或者動線以外但是靠近車門口,又是想要插隊的,年輕人也有。開車就不用說,開窗戶抽煙隨手一丟、或者不禮讓行人、在高速公路上隨意超車、到了休息站也是一樣,抽煙的亂丟菸蒂,這就是台灣人的美?

停車的更能見識到台灣的美,劃上紅線的、十字路口,偏偏就有人會停車在這裡,他們沒想過因為你的違規,可能導致行人、其他車輛因此被撞上的後果?

在中國見到一些老人家、年輕母親不知道如何教育小孩,所以可以在百貨公司的垃圾桶看見他們抱著小孩尿在垃圾桶上,或者隨意在地上如廁,這是因為中國的廁所太髒亂、太少以及沒接受這樣的禮儀教育,沒接受過這樣的教育,當然不知道如何教育小孩基本的公共禮儀。

但是在台灣,從小到大的禮貌教育似乎等到彼等刁民成長幾十歲了,還是依舊。真正的沒教養往往不是沒受過禮儀教育的人,而是受過這些基本的禮儀教育的人還能如此沒有禮貌,這樣的人,才是沒教養。

沒教養的人哪有分什麼種族、國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