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是對人性善良的敗壞

戰爭是對人類文明的毀滅,暴力是對人性善良的敗壞。

只要是人,不論意見多麼相左,都不應當見他人悲劇而心喜,這是2022年,不是1800年,人類要獲得進步,應當是從心智與同理心去增上,而非始終認為暴力才是最好的手段,一個人使用言語的暴力、行動的暴力去面對現代的文明社會,只是讓自己顯現的更加野蠻。只要是人,都應當期盼這個世界不再有任何的暴力發生,否則,當人為何?如果你希望暴力能解決問題,言語上、心理上、行動上的暴力,那麼,你與鬼畜眾生又有何差異?許多人穿著西裝、穿戴各種名牌、過上好日子了,然心理上卻與畜生沒兩樣,就如同白日行走的夜叉一般。觀看一個人、一個民族的未來是否有光明的一天,你就觀看他這個個體、群體如何看到對手、朋友發生悲劇的反應,你就能從中獲得一二。

 

《禮記》云: 「適墓不登壟,助葬必執紼;臨喪不笑,揖人必違其位。

望柩不歌,入臨不翔,當食不嘆。

鄰有喪,舂不相;里有殯,不巷歌。

適墓不歌,哭日不歌;送喪不由徑,送葬不辟涂潦。

臨喪則必有哀色,執紼不笑,臨樂不嘆;介胄,則有不可犯之色。

故君子戒慎,不失色於人。」

槍殺日本前首相安倍先生的兇手自稱他是因為安倍先生與他所厭惡的宗教團體關係非常密切,該宗教團體其實就是「神社本廳」,安倍擔任「神道政治聯盟國會議員懇談會人物」的會長。

然「神社本廳」實際上是管轄全日本神道教信仰的一個單位,其總部位在明治神宮旁,日本三大神社:伊勢神宮(三重縣)、熱田神宮(名古屋市)、明治神宮(東京都)皆屬於神道信仰之神社,該廳加盟有將近七萬九千家神社,日本隸屬萬神信仰,並無單一神為主,與台灣民間信仰相類,日本俗稱神道信仰為「八百萬神」,德川幕府的朱子學者林羅山認為神道信仰即堯舜之道,於此世間,信仰堯舜之道者,如今又有多少人?

伊勢神宮所敬奉三神器之神鏡者,乃天照大神,如師鍊所著《元亨釋書》云:「三器者,神鏡也,神劒也,神璽也。此三皆出自然天成也。初,天照太神在天宮也,召其孫瓊杵尊曰:葦原中者,吾孫胤統御之地也。寶祚之隆,當與天壤無窮。即以八咫鏡、八坂瓊草薙劒授之,及天兒、屋根命等五神為陪從,告曰:咨爾從三器五神降下土,照臨斯民,今爾離索,故付此鏡。此鏡是吾照面具也,我面常在中焉。咨爾持此鏡常面我也,未嘗須臾離矣。今我付汝,汝其置斯鏡,汝居焉。斯鏡又能鎮汝國祚,其劒之與瓊皆然。汝其往矣,慎之哉。」此中由鏡轉化為神,此類信仰世界皆有之,如佛教《正法念處經》卷三十一:「爾時,天帝釋復告天眾:『當共汝等詣第二樹,觀諸業鏡。往昔之時,迦葉如來於此樹中示現變化,利益一切放逸諸天,觀於生死諸業之網。我今示汝。』...時諸天眾與天帝釋入於業鏡,見業報者皆不遊戲。如無學人,所作已辦,離放逸行,安立而住。」 此中言業鏡能觀生死諸業,見自身異熟業果而不再遊戲天界,業鏡,即阿賴耶識,含藏善、惡、無記種子。

台灣《南瀛佛教》〈第十四卷第二號〉提及後代朱子學者如尾州藩的博學者編撰了《神祇寶典》與《類聚日本紀》;水戶藩則有人編撰了《神道及成》與《大日本史》,林羅山其師即為日本江戶朱子學之祖 藤原惺窩。末木文美士的《日本佛教史--思想史的探索》:「惺窩曾在家康面前與佛教僧侶承兌、靈三辯論儒佛的優劣,當時他做如下主張:『依佛者言,有真諦、有俗諦,有世間、有出世間。以我觀之,則人倫皆真……聖人何廢人間世。』

也就是說,他批評佛教的超世俗主義,主張世俗主義才是真理。這類的世俗主義主張,如前所述不論是東西洋,都是近世思想的特徵。另外,據傳是惺窩的著作《假名性理》中批評佛教的墮落如下:

『今時之出家者,蓄財寶,於堂室鑲金銀,錦緞裹身……鼓惑人心者、非佛本意世之障礙者,出家之道也。』

這種現象,在某方面可以說是佛教界的世俗化。原本採超世俗主義立場的佛教,當世俗化時,對世俗而言欠缺嚴格的倫理性;這點剛好與中世末期的天主教的世俗化一樣,也被批評為『墮落』,這與新教徒的世俗理論的自我主義立場很相似。」當時日本佛教的世俗化或者可以說違背戒律之情況,或許也是當時藤原惺窩將朱子學融合至日本神道信仰之理由之一吧。

根據佛光山《人間福報》所報導〈日本神社本廳召開神社復興研討會〉:「神社本廳(負責人:矢田部正已總長)在最近,於東京都渋谷區國民精神研修財團研修室,舉辦了一場神社振興對策教化研修會。各地被指定為模範神道教化神社的宮司們填寫問卷,以集體合作的形式進行會議。電通總研的監督,山崎聖子與東京大學客座副教授、NHK放送文化研究所世論調查副部長,荒牧央在會中介紹了各種的調查結果。山崎聖子指出,近年來「公、私」(譯註:公=政府的公、私=私人的領域)之間的「共」(譯註:共=民眾的共)有逐漸稀薄的狀況,她並舉出關鍵字:「共有與連攜」,作為往後神社所必須擔任的職務。」

「荒牧央以NHK放送文化研究所的世論調查結果解說「日本人的社會意識與宗教觀的變化」。在荒牧央的報告中,回答「有信仰的宗教」的人有三成,回答「信仰神道教」的人只有三到四%。另一方面,平成二十年(2008)的調查中,會初詣 (新年初次去神社祈福)的人有九成,會到神社請護身符、神符、抽簽的人有八成以上,對過去人們對所有事物皆有代表的神明,並進行膜拜的「汎神論」表示能夠理解的人也有八成。他並介紹對於宗教的「親密感」,與十年前相比神道教從十五%提升到二十%,佛教則從五十%弱增加到六十五%強,荒牧央表示:「即使沒有宗教信仰,對於宗教的感覺是共通的。」

按報導說明,「神社本廳」此類舉辦之活動,其實只不過是類似宗教學的抽驗調查,並非與政治有所關連。這就像是台灣政治人物每每到民間信仰之處,穿上該廟宇所規定之宗教服飾一般,藉由各種宗教儀式來祭拜民間信仰各種神祇,如:保生大帝、玄天上帝、五府千歲等,皆屬於萬物神祇論之一類。

根據兇嫌所自稱的供罪,應該是過於牽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