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於陽明山公墓祭祖父。
陽明山本為草山,爾後為紀念陽明心學 王守仁先生而改為陽明山。公墓所葬有愛新覺羅溥心畬、孫中山先生嫡子孫科、北洋西學學堂(今天津大學)和南洋公學(今西安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創始人 盛宣懷、曾任中華民國國務院總理 許世英、與宋教仁共同加入同盟會之居正、連戰父親連震東、宋楚瑜祖先等皆同葬於此公墓。
(孫中山先生嫡子孫科墓地。)
王守仁先生著作有:《陽明全書》三十八卷、《孝經大義》一卷、《五經臆說》四十六卷、《古本大學注》一卷、《傳習錄》四卷,《陽明則言》二卷等流通於世,《傳習錄》依稀記得小學自身修學反覆閱讀,受用頗多。如該書云何謂精一:「問:「惟精惟一,是如何用功」?先生曰:「惟一是惟精主意,惟精是惟一功夫。非惟精之外復有惟一也。『精』字從『米』。姑以米譬之。要得此米純然潔白,便是惟一意。然非加舂簸篩揀惟精之工,則不能純然潔白也。舂簸篩揀,是惟精之功。然亦不過要此米到純然潔白而已。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者,皆所以為惟精而求惟一也。他如博文者即約禮之功。格物致知者即誠意之功。道問學即尊德性之功。明善即誠身之功,無二說也」。」又談及日後影響東瀛之知行哲學:「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聖學只一個功夫,知行不可分作兩事。」
水戶學實際上即為陽明心學之支脈(又或者說由此為基礎而加以改造),爾後日本陽明學信仰者,如吉田松陰、福澤諭吉、伊藤博文皆影響了日本現代化,可謂陽明心學失傳於神州,而卻遠播於島嶼不斷深化。此等皆從明末後傳入台灣、日本,諸如黃檗宗之禪師亦多半熟悉陽明心學,明末諸師如紫柏等師皆受到陽明心學影響,如紫柏師《紫柏尊者全集》云:「陽明之看戲,戲亦道師。眾人之歡樂,何異傀儡?故周穆王之怒偃師,偃師析其傀儡,穆王始悟非真人也。」又如憨山師《憨山老人夢遊集》提及當時傳揚陽明心學之情況,如云:「海門周公,任粤臬時,問道往來,因攝南韶,屬修曹溪志。粤士子向不知佛,適周公闡陽明之學,乃集諸子問道於予。」周公者,為周汝登,世稱海門先生,彼專宏王學,王學者為王龍谿先生思想,其師即為王陽明。陽明心學又於《成唯識論集解》提及,與三能變義有關,該論為一雨通潤禪師所作,彼雖傳承於雪浪洪恩師,然本論之序文則為明末唯識學者王肯堂提序,此中暫且不論陽明心學是否與唯識學相同,實際上差異頗大。
(陽明山公墓一景。)
祖父本為台南士紳,自小上私塾等課。數十年已過,公墓下方亦有諸多溫泉區,大抵多半為商家經營,有諸多池具備療效,經科學驗證可治療慢性疾病等。曾外祖父雖為中醫,然後世多無人繼承,亦為憾事。治療身疾固然至要,然治療心病更為人生大事,外疾治療極易,內疾治療則需三大阿僧祇劫。常在東瀛聽聞某某自稱為孔子後代、某某自稱愛新覺羅後代,殊不知直系皇室愛新覺羅氏於墓地之中尚且不提名書上「愛新覺羅」、亦不寫上頭銜等,如今多半自稱者,彼等應當不知溥氏家規吧,何故不感心虛?無慚無愧故。又中山先生嫡子科墓地亦不提名而寫上字哲生,亦為遵循古習所致。
現今自稱貴族者,多半以為用姓即可彰顯,故多有穿鑿附會之徒用以虛晃世俗人以獲取名利等事,又或雖為後代,然多半不承襲祖業,於品德言行上出問題。然何謂貴族?貴族者,於身、口、意一如,時常懷慚、愧二心所有法,既不彰顯己德、又不覆藏己罪,於世界弱勢者能以同理心看待,雖然圍繞世俗名利等事,亦能以此換取他人滅苦之道,方為貴族。今之貴族多半如山雞稱鳳凰,然山雞終究是山雞,心懷不軌故。《呂氏春秋.士容論》云:「其鄰桎其後足,狗乃取鼠。夫驥驁之氣,鴻鵠之志,有諭乎人心者、誠也。」燕雀安知鴻鵠之志。於修行者鴻鵠之志唯解脫斷障,而於世俗想應當思維此等多半為燕雀之流,沈溺生死無知、多為覆藏己罪故。
(圖片說明:陽明山公墓遠眺山色。)
陽明山國家公園相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