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穆提社長隨筆:旅行的異義-閱後感

這本書對於旅遊產業如何影響當地居民生活、居住品質的結構層次、以及外國人如何以購置第二住房將房地產價格哄抬至高價數倍,有許多專業的著墨,這本書,並不是類似旅遊指南的書籍,而是以文化、經濟層次去檢視這個產業對在住民者的各種影響。


讓我想到南投的日月潭,這幾年也越來越多林立的廣告招牌、飯店。還有一個是宜蘭礁溪,現在已經是許多知名酒店、中國企業進駐過度商業化的城市。還有自己的家鄉台南,這幾年也是拜「文創」之賜,成為假日阻塞之地,你所見到的商品幾乎在台灣從南到北都是一種高度複製化的商品,倘若每座城市販售的「文創商品」都是像便利商店內所擺設的產品,或許依商人的角度可以獲利,然而從觀光客、在地人來看,流連於此地的興致已經逐漸隨著商品同步化、時間沈澱而消散。

在日本遇到中國河南人,她告訴我去石窟開車只要三四十分鐘,但是,不知道唸到日本碩士回中國家鄉能做什麼?或許這也是對我們來說是觀光養老的好地方,對他們而言卻是不知如何生活無法逃離的魔咒?

古老城市的加速商業化而破壞了當地數百年所累積的各種文化,雖然觀光帶來了許多財富,然而卻是否也意味真正要探索這座城市的人也跟著著失去更多想去尋覓的文化財?過多的國際連鎖商店的進駐,通常也意味著在地古老文化逐漸的消散。書籍內容也提到吳哥的窘況,政府為了賺取觀光財而將當地居民驅離家鄉,變成週遭都是飯店林立,導致抽水問題嚴重,讓吳哥窟成為因抽水問題嚴重,隨時會成為崩壞的世界遺產。

其中也提到在經濟落後、文化國度的地區所發生的問題有:雛妓、毒品、非營利組織詐財、文化建築物的人為破壞、黑暗旅行(提供該國以前被大屠殺的景點,供遊客參觀,通常這些留下來幾千具的遺骨都直接的呈現於該場所中、未經過宗教儀式或者家屬同意的作為而擺設)等。通常我們一個單純的觀光活動的背後,有許多共中不共、或者共同的因果關係在推動著,你說這些與我們沒關係嗎?當然有。這個世界所有的事物並非能夠單純獨立於世界中而存在,必有同類因、於同類中又有不共許的因,羅織成為一個世界海。


「實在很難想像,他們怎麼能從大老遠來到威尼斯,卻只花上一個小時欣賞世界最偉大城市之一的璀璨輝煌?這座昔日的地中海帝國是那些在東半球各個角落進行貿易的商人的家鄉、是征服過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等強大城市的海上強權,更是一座啟發各式文化的聖地,歷代藝術家創作了大量珍貴的教堂與繪畫、雕塑,以及從文藝復興到哥德時代在貴族宮殿上鳴響的鐘。」
......

「馬泰奧認為正在扼殺威尼斯的疾病就是觀光業;此時,大批觀光客魚貫步下巨大的輪船,開始聚集在我們四周,而人群與船隻引擎濺起的尾流對城市地基造成的傷害,往往比暴雨過後帶來的「高水位」(aqua alta)還要嚴重。大眾觀光正在淘空這座城市。為服務觀光客的行業在市政府官員的保護下,逐漸將威尼斯人逼走。租金不斷飆漲,房地產貴得不像話。該市區域劃分的法規卻獨厚飯店業與國際連鎖業者,而非當地的業者或居民;像是位在穆拉諾島(Murano)的舊城區,其人口已經從高峰期的十六萬四千人減至現今的五萬九千人。每年約有兩千萬到兩千四百萬名遊客蒞臨威尼斯,這表示任何一天的觀光客都比威尼斯人的總和還要多。如果威尼斯再次遭受洪水氾濫,那麼會面臨威脅的只有觀光客──這是馬泰奧的黑色幽默。」

書摘:
http://www.books.com.tw/web/sys_serialtext/?item=0010660183&pag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