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穆提社長隨筆:從禪發慧,能斷結使。無定之慧,如風中燈。

「從禪發慧,能斷結使。無定之慧,如風中燈。」---智者《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

連日來,每日修學止觀的時間約莫五小時。

止觀的書籍很多,大抵上,入門者、甚至深學者只需要先專注兩件事即可:
* 止於一境(無分別影像)
* 於所緣境作意觀察(有分別影像)

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產生一個淨念相續不斷的念,這樣才能如實的於無、有分別影像上綿綿密密的深入下去。



這個淨念的產生,或者可以光明想為所緣境而產生、或者可以憶念諸佛、一尊佛想為所緣境而產生、或者可以地、水、火、風四大想、或者可以不淨觀想、或者可以阿那波那為主,一切皆可,但以善法境為主。倘若你想緣一個惡法,如殺、盜、淫等境界,所產生的作用,也將是與其相應的境界。

要記住的是,很多人說修觀空,但這種觀空的情況,多半都是枯木。沒有四禪以上的功夫,連二空所顯究竟是要如何現量契證、以及思維觀察、更何況所謂的觀空,於龍樹大智度論說空有十八種,究竟是哪一種空?當然,你也能夠說空只有一種,但,不明白十八空義,又怎麼能明白究竟空義?再者,修止觀的方法與閱讀經藏後思維的方法亦有所不同,許多教授觀空者,往往沒注意到這點,這其實是有分別影像上的假相空,既為是假、亦不名空、當為空中花、石女兒。

許多人修觀空,少則成為斷滅見、多則生大我慢見,何以故?止觀定力不足、與所閱經論有限故。

因為以上二者,而造成誤解,而生斷滅、我慢見。

執我尚可救、執斷滅見難以救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