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前因為父親在嘉義種植甘蔗研究蔗糖的原因,比嘉良治先生在台灣的台南出生。他還記得小學時代在台南的學校,曾經回到台南尋訪過往的小學,雖然已經改了名稱,但他依舊記得,他說兄弟姊妹也都是在台灣的台南出生,常常到台灣旅遊找朋友。「我因為住在紐約,所以很難常常到台灣。」「肉粽、甘蔗」他用台語說出來,我一臉的吃驚。

60歲開始跑馬拉松,並且挑戰一個人騎單車環遊美國一圈,8,000公里。睡在帳棚,他在美國的身分是紐約長島大學榮譽教授,1996年,他成為第一位獲得「最優秀教授獎」的亞洲人。其作品被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費城藝術博物館等美國各大博物館收藏,並獲獎無數。
他也騎單車環遊墨西哥、摩納哥等國,也曾經從日本本島步行到他祖先的故鄉沖繩。比嘉先生說他這幾年也想挑戰騎單車環遊台灣一圈,不過周圍的朋友都勸阻他,跟他說台灣的宜蘭、花蓮那邊的山路很陡峭,一個人騎單車非常的累,特別是已經86歲了。日本當地的媒體曾經採訪他,他說想要在90歲上月球,不過這個夢想似乎有點昂貴。


談到最後,比嘉先生主動跟我說:「以後你來美國,就來住在我家吧,我家很大,可以住很多人。」本來以為只是跟台灣人一樣隨口說說,沒想到他真的在自己展覽的明信片上寫上自己位在紐約曼哈頓的地址與電子郵件給我。

比嘉良治 略歷
1938年出生於沖繩縣名護市。(實際上出生在台南)
攝影師、畫家、紐約長島大學榮譽教授。
目前現居紐約 1964年,從多摩美術大學畢業後,移居美國,在美術學生聯盟學習。
獲得哥倫比亞大學碩士學位。 從事藝術生產活動和大學教育。
1977年,他被長島大學錄取,1996年,他成為第一位獲得「最優秀教授獎」的亞洲人。
他曾在美國、日本、歐洲和亞洲舉辦過多次個展、群展和國際展覽。 他的作品被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費城藝術博物館等美國各大博物館收藏,並獲獎無數。
「彩虹暗盒」個展(2007年,Fuyusei畫廊),「充滿時間的海灘/沖繩」比嘉亮司攝影展(2017年,仙川,東京美術館)。
他著有多本書,包括《從50歲起享受紐約漫步》(小學館)。 喜歡旅行和烹飪。 他因透過獨特的課程提供教育而享有盛譽,而且他的人格很高尚,對此大家給予了他高度評價。
---
比嘉良治《極譜圖》
這是我創造的一個詞,結合了寶麗來(拍立得)攝影和攝影的材料和方法。
使用寶麗來,當您將膠卷放入相機並拍照時,照片會在相機內顯影,最終的照片會從相機中出來。它於 1837 年由美國蘭德博士發明,是一種開創性的即時照片,引起了轟動。最終,底片相機、袖珍相機、數位相機和手機的浪潮取代了寶麗來攝影。
照片是一種透過將物體放置在感光劑(通常是相紙或膠片)上,直接將其曝光並在不使用相機的情況下顯影來創建影像的方法。 代表藝術家有利納吉(Linagi)和曼雷(Man Ray)。出生於匈牙利的莫霍利娜·吉 (Moholyna Ghi) 是包浩斯(德國)的教授,也是一位活躍的前衛藝術家。曼·雷(Rayograph)出生於1890年,是一位前衛藝術家,名字來自Man=人,Ray=射線。我使用各種材料來表達自己,例如照片、繪畫、雕塑和物件。
Bolagram 是透過將寶麗來膠卷表面暴露在相機外並在相機內顯影而創建的。
相關新聞:
https://okimu.jp/art_museum/artists/1513652283/
https://ryukyushimpo.jp/news/entry-795285.html
https://www.qab.co.jp/news/20191014119916.html
https://www.nishinippon.co.jp/item/n/541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