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編校《大乘法苑義林章》新編寫序完成,到台灣土城承天禪寺走走。
夜不倒單,是人們對於清光緒出生的 廣欽老和尚普遍知曉的事情。十七、八歲初學佛時,我也嘗試著夜不倒單半年多。但是當時對於修學止觀的認知與見解還不是那麼嚴謹,僅於《雜阿含經》中參酌修學。
平素教導人念佛為主的 廣欽老和尚,於九十五歲時往生。水果師,亦是其外號,其實飲食水果能夠讓人心識清醒,多食榖飯,讓人意識容易昏沉,或許也是老和尚為了能保持夜不倒單,所以飲食以水果為主的緣故吧。
老和尚也常閉關多次。現在的禪寺有眾多義工菩薩協助大眾念佛,佛寺一律免費、沒有門票、念佛共修完後也能享受免費的素齋,台灣的佛寺幾乎都是如此。所謂普門,普遍攝受一切有情,不論是從基本的飲食、或者參訪都是如此。
男、女二眾分次左右而站立、邊念佛邊頂禮懺悔,皆有義工菩薩引導指引,所謂的義工,就是將自己人生的生命時間花費在他認為值得的事情上,與眾生結善緣。花費自己的時間、投入人生的剩餘光陰,當人家在看電視、或者花銷購買奢侈品,在百貨公司為了搶購福袋、折扣品大打出手、享受世間的榮華富貴時,他們就開著自己的車,免費載著參訪佛寺的信眾下山結緣,不分富貴、貧窮,一律稱呼彼此為師兄、師姐。或者於佛寺各個角落指引信眾如何念佛、引導拜佛念佛的出入口、或者於出口處發放免費的糖果與眾生結善緣。
人生過短,多餘的口舌爭辯著實無義。會說不會行,也是無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