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爾摩沙台灣印象展登場 夏雨墨暨20位台灣藝術家展出
【黃揚竣/採訪報導】由台灣儒墨堂主辦與運營台日展第九回「台灣藝術家現代的現代展」〈福爾摩沙台灣印象展〉於3月28日在橫濱戶塚Sakura Plaza登場,此次徵件20位台灣老、中、青一代藝術家之作品展出,吸引甚多日本民眾駐足觀賞。其中,藝術家夏雨墨不僅在創作上有相當成就,平時也常奉獻愛心,並開創教育事業,從小培養兒童藝術教育。
(請點圖放大)
該展第一回於2014年在長野縣飯田市美術博物館舉行,至今邁入第九回,不同於其他展覽,該展以在地的美術館、市民中心與藝術中心等作為展場,目的希望台灣藝術家作品能夠真正在日本深耕與在地化,讓更多日本民眾欣賞,並認識台灣藝術之美,同時也促進台灣日本的藝術文化交流。
此次展出的藝術家包括已故的陳丹誠、夏雨墨、曾興平、張松蓮、楊靜江、陳志良、連瑞芬等台灣藝術家,獲得日本人士響應,其中包括日本橫濱戶塚Sakura Plaza藝術中心館長小林君江、日本現展審查員及川秋星、神奈川國際基金會南區副会長家崎美奈子、水彩版畫家大森洋太郎等人都到場觀賞。
這次特別訪問到藝術家夏雨墨,她表示,會走上藝術之路,是因為思念已故的父親儒將畫家夏鵬飛,將對外的世界跟內在的思維描繪在畫布上,對她而言,要談藝術太過抽象,不論是對現在、過去、未來都還在探索與摸索中。
夏老師也說:「我不是一個藝術家,藝術只是一個名詞,它是人生,隨時而變的,因為感情豐富,所以把所有東西從心底而宣洩,從筆而過之。」因此我喜歡藝術,用人的語言來表達,藝術就是人的一生縮影。而此次畫展,我的作品是用荷花、蓮花做抽象意義上的表達,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
除了在藝術創作方面極富有才華之外,夏雨墨也致力於教育工作,在1995年就開設了康祺幼稚園,憑著長年來的教育實績與家長的信賴等,至今已成為當地享負盛名之教育機構,總面積達6,000平方公尺,設置各類型之教育設施,不論是教育學童寫書法、烹飪,或是做手工藝等都有對應的教室。
同時園內也充滿古色古香,像是「哲學步道」、「鵬飛池塘」,以及傳統中國南方建築「璟琳的迴廊」,另外還有「園兒環境保護自作農園」、植物生態公園「藍月園」等,讓小朋友可以接近自然環境,希望透過完善的教育環境,讓小朋友孕育出好的情操,並且重視自然、人、文化調和的基本精神。
在教育方面,也很重視自由的精神,讓小朋友習慣自己動手做、體驗,重視他們的興趣,不論讀古代經典名著、學習資優數學、練習英文,抑或是跳舞、美術、圍棋等,都會重視每個小朋友不同的個性,給予相對的教育與培養。
對於教育工作,夏雨墨表示,當初沒有為什麼而辦教育,就她的認知,教育跟藝術,其實是一體兩面,教育是實,德智體群美樣樣來,教育是給人看的,言行舉止。藝術是虛,也是心,萬法皆由心變,心照世間。教育與藝術如影隨形,密不可分,也無從分起,不可匠求,只可會意,若只有形體,則為行屍走肉,若只有虛亦僅為魅影飄渺,因此教育跟藝術是我人生極為重要的一部分,如果說我會喜歡教育,也就是會喜歡藝術,所以我相當欣賞,孔子的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可以作為人的教育根本,很重要的一個指標。
對於未來藝術的想法,夏雨墨表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而她也期許未來可以各族融合,人之初、性本善,本就是本色,而非俗媚。人生的廣義就是藝術,每一個人的生命就是她的作品,世界各民族的融合,也就是未來的藝術。人與人之間永遠有一個距離,距離產生美感,而不是產生爭議,各民族之間的藝術,其美感如能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亦可實亦可虛,虛實相間,互相借鏡,我願風行水上,水紋至成,自然而然。
瀏覽與下載:
相關內容:
關於日本台灣新聞社:
台灣新聞於1999年(平成11年)創刊,現為版面報紙,日文版和中文版。 它在日本和台灣都有廣泛閱讀,月刊發行量達 30,000 份。 本社的主要目的是為日本和台灣的發展做出貢獻,我們試圖從中立的角度進行報導。
我們在日本和台灣設有基地,並根據專業記者的原創採訪發表文章。 四個主要的編輯指南是經濟、文化交流、旅遊和政治,每一個都發表在自己的專門論文中。 此外,台灣駐日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總部以及各分局的活動及公告,以及台灣觀光局的資訊,均由本報特有的網路無縫接軌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