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如何開示人要孝養父母?《雜阿含經》第九十六經說,有一異婆羅門為了兒子娶妻、將家裡所有財產都給了兒子,婆羅門請益佛陀是否可以贈送他偈頌,讓他回去能夠為了兒子說法,可憐的婆羅門把自己畢生積蓄給了兒子、也替兒子娶妻,想必被趕走而才如此行乞吧。
佛陀形容此兒雖然有人形卻是羅剎心,又用老馬形容老婆羅門,因為老馬沒用了,兒子就奪其䵃麥,䵃麥以表示積蓄財產土地等物質。世間上又有多少的子女如此?自家父母不孝養,詭計多端的設局父母,有了妻子兒女後,也忘記了老馬般的父母。有些呢?則會算計祖先一代所留下的財產,數十年過去了,因果還是不虛。這些就是一種愚癡。世間上又有多少的後代子女是人形羅剎心呢?
此雖然為世俗諦,然而許多人連世俗諦基本做人的道理都不知,何況要做佛?由此可觀,佛陀也說世俗諦有,若無世俗諦有,則無有勝義諦了。
《雜阿含經》第九十六經部分內文:
爾時,世尊晨朝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時,有異婆羅門,年耆根熟,執杖持鉢,家家乞食。
爾時,世尊告婆羅門:「汝今云何年耆根熟,柱杖持鉢,家家乞食?」婆羅門白佛:「瞿曇!我家中所有財物悉付其子,為子娶妻,然後捨家,是故柱杖持鉢,家家乞食。」
佛告婆羅門:「汝能於我所受誦一偈,還歸於眾中,為兒說耶?」
婆羅門白佛:「能受。瞿曇!」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生子心歡喜,
為子聚財物,
亦為娉其妻,
而自捨出家。
邊鄙田舍兒,
違負於其父,
人形羅剎心,
棄捨於尊老,
老馬無復用,
則奪其䵃麥,
兒少而父老,
家家行乞食,
曲杖為最勝,
非子為恩愛,
為我防惡牛,
免險地得安,
能却兇暴狗,
扶我闇處行,
避深坑空井,
草木棘刺林,
憑杖威力故,
峙立不墮落。」
時,婆羅門從世尊受斯偈已,還歸婆羅門大眾中為子而說。先白大眾:「聽我所說。」然後誦偈……如上廣說。其子愧怖,即抱其父,還將入家,摩身洗浴,覆以青衣被,立為家主。
時,婆羅門作是念:「我今得勝族姓,是沙門瞿曇恩。我經所說:『為師者如師供養,為和尚者如和尚供養。』我今所得,皆沙門瞿曇力,即是我師,我今當以上妙好衣以奉瞿曇。」
時,婆羅門持上妙衣,至世尊所,面前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曇!我今居家成就,是瞿曇力。我經記說:『為師者以師供養,為和尚者以和尚供養。』今日瞿曇即為我師,願受此衣,哀愍故!」
世尊即受,為哀愍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