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照現在匯率計算,日本正社員一般像是大手企業從二十萬起跳,相當於台幣四萬三千多元。倘若按照台灣傳統產業如製造業月均薪資計算,也是差了一兩千台幣而已。
台灣與日本的假日,雖然一般都是週休二日,不過日本的假期實際上要比台灣的假日要多,而且,日本並無有所謂「補班」的制度,沒有像是台灣端午節放假,結果週末要補班的情況。
然而按照一般生活水平像是日常消費計算,台灣可以存到錢,在日本很難存到錢,所以往往有正社員還去兼職其他的工作,特別是疫情後時代,有家庭之日本上班族在下班之餘,還去兼職做uber的(關東區,如東京、橫濱、崎玉),生活差距極大化,已經是現在日本的趨勢,台灣未來是否會跟日本相同?倘若沒有調整一定產業的就業比例,還有台灣企業若無長期扎根在台灣,薪資上不去,那是必然的趨勢,因為這個時代,就是跨國際時代。
現在日本上班族常常在咖啡廳上網打給客戶、或者遠端與客戶、同事聯繫,直接開啟通話、視訊功能,這在以前的日本很難見到,想當初,我在台灣創業時,也是這樣,只不過在當時的台灣,我算是異類,台灣人一般不習慣有這種游牧生活。如今呢?在日本,卻是很正常不過的事情,大手(跨國)企業也是如此進行作業。
台灣2023操作/技術員薪資平均(來源:台灣104)
在日本遇見英國人,他在墨西哥坎昆教書五年,結識了墨西哥籍的妻子,準備到台灣高雄教授英國式的英文,從墨西哥飛到台灣,至少要轉機兩次、四十個小時左右的飛航時間,機票十萬台幣起跳,該男子聯繫了在高雄的英國人開設的英文補習班,準備先到新北的三重休息一天,然後再搭乘火車到高雄市區。這就是現今的地球村就業模式,哪裡的貨幣匯率高了,就去哪裡就業。
真正的文明城市不僅是生活品質高,更重要的是具備禮儀、現代化大眾交通工具、白天夜晚散步外出安全之外,還需要有生活物價水平不高以及更重要的自然景色,這一點,日本東京缺少物價與自然景色,而台灣的台北地區則缺少禮儀、現代化大眾交通工具(像是關東區這種不管到哪裡,總有一條電車鐵路或者捷運可以到達)。
游牧生活是人類本來就有的選擇,如今的後疫情時代,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