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穆提社長隨筆:印尼學。法稱

台南市全美戲院。畫師正在繪畫電影看板
台南市全美戲院。畫師正在繪畫電影看板

自從在台南車站見到整片的印尼、越南等人(實際上,我也分辨不出),幾乎遍滿了整個市中心,我就對印尼的文化有種想要學習的動機。

另外的動機是因為:法稱。


據說玄奘三藏前往印度那爛陀寺修學法相唯識、因明等學時,法稱同時也在該寺,法稱為護法菩薩弟子(或有一說為陳那菩薩自在軍弟子),當時的「釋量論」應當已經完成,但尚未宏傳,足見法稱之低調、孤獨無侶,傳說後來法稱認為其說當時眾人不知、不解、甚深難懂而輾轉回到故鄉印尼蘇門答臘。另有一說法稱為南印度人。

《釋量論》為解釋陳那菩薩《集量論》的註釋。顯見當時因明學以陳那、護法之說為主,這也是玄奘三藏所傳承之一系。

現在有些學習唯識者,竟然開始評破 陳那菩薩了,我想,最好能夠多瞭解陳那菩薩「觀所緣緣論」(真諦三藏所譯《無相思塵論》異本)等著書、以及述記會較為妥當。

因明學基本上皆以三乘共許六識為各種立論、辨破的基礎,透過這樣的基礎與眾生才有對話的空間,沒聽 佛說「甚深如來藏、凡愚不開演」的道理嗎?

「印尼 etc.:眾神遺落的珍珠」

台灣的未來應當是有許多東南亞、中國佔多數的移民潮,成為台灣混合體的族群,而由這些族群逐漸的讓台灣繼續發展下去。

先前修頭髮,遇到一越南理髮師,她跟我說,在台灣已經十多年了,已經習慣了台灣的生活、在台灣幾乎每個人都排隊買東西,在越南,她回去娘家坐車都會被騙,越南與越北的文化又有不同,雖然已經統一許久,然而其中的差異性,還是能夠觀察出來。

文摘:
她一邊回憶七十年前親眼目睹的場面,一邊目光炯炯地比劃著蒙眼動作,並舉起一隻乾癟的手朝自己的脖子後面砍了兩下,然後搖搖晃晃坐回椅子上說:「他們的腦袋滾到了坑裡面,其中一具屍體還掛在坑邊,直到有個日本阿兵哥推它一把才掉進去。」

數十年後,某日本公司在她家附近開了座珍珠養殖場,一批來自東京的主管想瞭解一點地方特色,於是參加當地的導覽。「那時我就坐在市場裡賣魚,還用日本話招呼他們,跟他們討價還價,他們都嚇了一跳,沒料到我這賣魚的老太婆居然會講日語,後來他們把我的魚統統買走了,」她笑著說:「我讓他們付了四倍價錢喔。」
 

張正:《印尼etc.:眾神遺落的珍珠》──以印尼作為方法:

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91/article/2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