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比登山募資還有趣。
http://galaschu78.wix.com/coffee4taiwan
領導學,不是你什麼都不付出,用一個夢幻泡影的產品取得投資你的金錢,我見過許多老闆,在創業初期除了自己口袋拿出錢外,更是到處跟家人朋友籌資。
你不掏出一毛錢,卻跟企業闡述你的理念,這表示你自己都不相信你的產品可以成功,因為你不願意付出,只想獲得。
要學台灣的小學生為了去芬蘭比賽,自己義賣東西,善用群眾創意、激發靈感實踐它共同建立產品、銷售、義賣、獲得競賽的入場券,這才是領導學。
這門領導學的課程,在告知這些年輕學子,要懂得善用社會的漏洞、人性求名好利、在自己付出前要懂得如何「偷」他人的付出。
縱使培養了數十位這樣的領導人,對於台灣的社會,也沒有多大的正向幫助,因為只會讓他們學會用投機取巧的方式獲取世間上的成功,這不跟政客沒兩樣?
假設該名教授的目的是為了去隨機抽樣調查企業主的心態,或者從各種角度去思考社會普世價值觀來說,也許可行。
然而若是真的要以此作為「領導學」的課程,則會潛移默化的讓參與者成為日後高度智慧型犯罪、在外講求企業價值實則以自我利益為主導的價值觀,實不可取。
我接觸過許多形形色色的企業、組織,大概瞭解了幾種去向:
一者、以實業家精神賺取利潤外,也懂得關注社會議題,這樣的人多半絕對理性外,感性的層面也同時關注世界與社會的未來發展,不僅只是從利潤上思考,而是從未來可能發生的事件去做判斷。
二者、以假亂真的去執行一個看似美夢的計畫,搾取許多投資人、客戶的金錢。
三者、白吃白喝可能會繼續衍生到下一個無數世代,這就是一種殖民時代的思想,只是換了不同的包裝。
你想要台灣怎麼變好?端賴在你的行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