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穆提社長隨筆:分別瑜伽論

日本。愛知縣。犬山城外
日本。愛知縣。犬山城外

「菩薩於定位,觀影唯是心;義想既滅除,審觀唯自想。
如是住內心,知所取非有;次能取亦無,後觸無所得。」---《分別瑜伽論》


玄奘三藏《攝大乘論本》、無性菩薩《攝大乘論釋》皆引此頌。《分別瑜伽論》所言此位菩薩,雖得修觀,猶帶相故,未能證實,是故觀影唯是心,遣遍計執而證真後相見道證依他起性,通達位中無分別智於所緣境都無所得,有空之相,時不現前,唯識真理,方名證得。十回向位前修因緣觀,十回向位後修唯識觀,菩薩於定位,觀影唯是心者,為十回向位後四加行暖位,義想既滅除,審觀唯自想為四加行頂位,如是住內心,知所取非有為四加行下品忍位,次能取亦無為中上忍位,後觸無所得為正入初地聖位以世第一法時促而少故不說。

二乘證初果亦需歷四加行,是故婆沙首章即闡釋世第一法。然昔者提婆達多亦證四加行忍位,雖非正入聖位初果,亦能了知四加行忍位義,然既已了義何故退之?貪名利故、求利養故而退,以心貪色法故退忍位。(注1)

提婆達多身受無間,受中有身,多諸劇苦,《婆沙》言:「受中有身,然以迅速難可覺知故作是說。初一剎那死有蘊滅,中有蘊生,後一剎那中有蘊滅,生有蘊生。由此迅速難可覺知。」

注1:
提婆達多應當是修得暖位、而非忍位,如《婆沙》卷六說。

提婆達多,已修得暖,不久得頂,著名利故還退失暖,復斷善根於頂應得而不得故,說名頂墮非已得退。

如《婆沙》卷六:
「問若爾天授應未得頂,彼起邪見斷善根故。伽他所說。當雲何通?如說:

 愚夫眾所識  是名為失利
 白法皆滅壞  應知從頂墮
此頌世尊,為天授說,是則天授,從頂退已,而斷善根。雲何乃言,舍此頂已,必不斷善?答依未得退說頂墮言,提婆達多,已修得暖,不久得頂,著名利故還退失暖,復斷善根於頂應得而不得故,說名頂墮非已得退。」

父親:到了現代已經成為複數詞,而非專指一人的用法。有的母兼父職、有的單親父親兼母職、有的小孩兼父職、有的晚輩兼長輩職、有的雖然沒有血緣關係而肩負教養子女的責任、有的則以共同生活形成一個共修團體共住以常住、住持、神父、牧師作為教職,總結一句話,父親,永遠代表著一個意義,背負重擔、無所怨言、有肩膀扛起一家的責任,現實生活如同颱風天中的氣候,而父親則是在面對現實考驗下,是否能夠肩負責任、繼續向前邁進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