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穆提社長隨筆:觀察

人們又想藉由什麼來獲取生命的慰藉?是伴侶?還是地位?當妳感到越是恐懼之時,妳所以為能夠佔有的也變成了它佔有了妳。

是什麼樣的情形,讓妳以為妳可以去佔有它?是自我感?抑或是一種淵源於害怕失去所擁有的感受中的那般恐懼?

生了一場病。

什麼都結束了,不是嗎?

一千萬?一億?當妳只剩一星期能夠活著時,妳還會想要他們?

每天吃的三餐不過滿足於身體的基本需求即可,人們總是無法滿足,總是想要藉由什麼,例如:禪修、寫作、散步、鬥爭、冷漠,來逃避這些世間上的真相,什麼是禪修?當妳有鬥爭之心產生時,禪修又在哪裡?那麼寫作、散步呢?妳認為寫出一本絕世之作時,妳的心智本身就會趨向成熟了?甚至揚名立萬能夠帶來妳更多的滿足感?


佛陀提到:「當一位瑜伽士在觀察色法時,只是純粹的觀察色法本身;當在觀察受法時,只是純粹的觀察受法本身;.......當在觀察心識本身的相續流動時,只是很單純的去觀察它。」

喝了一口水後,妳感受到了這口水好喝?難喝?那麼,請繼續觀察著,好嗎?繼續觀察著這口水是否為甜味、還是鹹味,觀察著心對於這些喜愛與不喜愛的東西,不符合我們心中的象徵意義時,所產生的那種分裂的作用時,是多麼的微細與迅速,做到了這些,生活即是修行;做不到,生活即是染著於自我感與貪嗔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