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穆提社長隨筆:思辨的正信

圖片:佛立像,巴基斯坦甘達拉,二世紀後半葉,片岩;高度250 cm(大小與白沙瓦博物館的薩赫裡·巴赫洛爾著名的立佛(高264cm)相似。

佛學、佛法,皆是讓人參透生命的哲學,或者說修行,修斷生命的惡行,超越生命本質的苦。

只不過,許多人利用這樣的方式,而傳授他自己根本都不信受的價值觀。收費有幾種:高額課程費用,諸如一年高達六十萬台幣以上。隨喜贊助一百萬雕刻觀世音菩薩像、或者其他佛教聖像。再者,即是種種的法會,用種種名稱的經懺以作為募資的方式,一次二十萬、三十萬的捐贈,不具名也可。

再轉投資到其他產業,諸如國際軍事產業、專注國際急遽發生戰爭的地區投資戰爭財等,以獲取利益。再將資金轉成其他數位貨幣形式,或者開曼群島等。

 

開悟證、戒碟都能購買,只要出的起價錢,再藉由種種俗化的節日,舉辦大型活動以募款、或者可說獲集廣大群眾的盲從,神化了領袖,縱使領袖本身不深入經藏,也讀不懂,所以,開始自己創造經論,有了教主、新的教義、以及信眾,再加上一點宣傳,諸如:神蹟等。就可神化了該派、該宗、該教的新教主。

由是,教主開始添購賓利、瑪莎拉帝等真正的名車,再開始投資海外不動產、土地,美其名,閉關中心,實際上是與非核心信眾隔絕。只要有點腦袋,從一本論書不斷的去記憶、背誦,也能成為神童轉世,而不會去思維真正的義理。縱使不添購名車、不動產、土地等,也能從其身上見到昂貴的手錶、裝飾,然後說,此為信眾所捐贈,他本身不執著這些,但,他還是戴上去了,只不過請該廠牌客製化其新興宗教的聖像,或者請國際級設計師客製化昂貴的客製藝術品,而且,異常的低調,這樣才能顯現出簡約的奢華。

信徒,只要有人攻訐教主者,不論主動、被動,皆會被貼上「下地獄」的罪名。信徒開始閱讀教主的言論,而不思辨、不思考、不沉思,只要是佛教或者其他宗教的名稱掛上去,信徒,就失去了思考,以為思辨會成為惡業的果實。學歷越是高,越是容易上當,因為他們相信自己的判斷,而非原始教典的理性分析。

所以,日本學者 木村泰賢說:「不研究阿毗達摩者,對於佛法也不能深入了解。」(大意如此)。

你認為,你是哪一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