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穆提社長隨筆:《瑜伽師地論》與淨土法門

《瑜伽師地論》本地分聞所成地引用《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而《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為廣釋《長阿含經》。《瑜伽師地論》後半部,〈攝決擇分〉,引《解深密經》全(除〈序品〉)、《寶積經》本母。《瑜伽師地論》後三分,〈攝事分〉中事契經的本母,與《雜阿含經》契合。整體書寫結構有所不同,極有可能不是同一人(彌勒菩薩)所造。

而龍樹揚世友破《發智》、《婆沙》,無著引《婆沙》宏彌勒,皆無不與說一切有部相關。僧伽所著《修行道地經》等莫不是瑜伽師所宗。

世友(婆須蜜)著作有《阿毘達磨界身足論》、《眾事分阿毘曇論》、《阿毘達磨品類足論》、《異部宗輪論》。那麼,問題來了,大乘中觀宗的 龍樹菩薩揚二乘 世友菩薩,而破尊者迦多衍尼子所造《發智》、五百大阿羅漢所造《婆沙》,龍樹菩薩是否破和合僧?當然非也。阿毗達摩的論議形式本就針對法義做抉擇、批判、思考,與破僧無關。

 

另外,有人說只需念佛而無需深入經論,試問,龍樹菩薩是否為深入契經者?其著《智度》、《十住》等是否說淨土?當然說。往生淨土後,是否需要斷我、我所?如何斷?若未深入契經怎知何謂我?何謂邪見?何謂四諦?世尊分明俱說於此娑婆世界修斷最善,何以故?於相、名、分別諸法總觀一切苦,如此,方能深信淨土,而不似諸多邪見者。

又說,龍樹等菩薩皆為入地菩薩,我等乃凡夫,所以不必讀契經,須當專心念佛即可。然,入地菩薩尚且深入契經,更何況我等愚癡無明凡夫能不深入契經多所思維?

到淨土,不是請你喝下午茶、喝咖啡、吃蛋糕的,有此種妄想者,更不能至淨土,十方諸土皆有方便施設種種法,然何謂方便?做方便為隨便,是為佛說?還是你說?

到哪,一樣都得斷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