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穆提社長隨筆:信仰,融入生活

香火鼎盛的台北龍山寺

台北龍山寺,向來是歐美日韓旅客於台北文化苦旅必到之處。

離開學校後,回到台北,時常與親教師上課,每個星期上的課程為成唯識論,那時候,我們用的版本為中國的金陵刻經處的木刻版本,我自己則另外於台北新文豐購買了日本佛教大系成唯識論三箇疏,該書原出版來源係出位於日本東京文京區,由第二代接班,後來因為數位化與盜版嚴重化而倒閉(看其網站似乎又重新經營了)。

課程中的法師,台大畢業,看到我於新文豐購買成唯識論三箇疏後,也去圖書館影印成書,其實這並不是很好,畢竟對於版權上也有問題,然法師每月單金甚少,每日騎著摩托車前往華梵上博士課程,記得她曾說過自己出家因緣,是大學時期接觸了佛法,而後想要學佛,回到家裡跟父親說她想要學佛。結果這位從小到大沒被打過的女子,因為想要學佛,父親以為她要出家,就狠狠的往她臉上甩一巴掌,直接把她打昏,醒來後,氣得離家出走,當然後來也有回家。

 

當時,台大法律系與政治系習慣聯姻,前輩學長往往也會介紹晚輩予以相親,法師因為想專心學佛,而拒絕了這些政商關係的婚姻,最後還是走向了出家的路途。寧願每日騎著摩托車,單金甚少如台幣三五千,每日於寺與大學往來,倘若政治聯姻後,生活也會十分優裕,然還是學佛能有真正的生命意義與歡喜。

所以,不要輕視真正的出家人,許多事情不是一般人所想像的那樣簡單。

年輕人僅有幾位,每每於課堂後,幾位年輕人騎著摩托車到萬華的師兄家裡聚會,二十多歲時就是那樣充滿了理想與衝勁,為了於佛法中深入法義,不顧一切。回到家裡後,又開始繼續閱讀大藏經等經論,每每讀到半夜而不眠,畢竟唯識學的論書沒這麼容易了解,需要對諸法下功夫。人生就是如此,有許多的選擇,選擇了後,就與其他人走向不同的路,但願每個人所選擇的路,都是正向光明,對自己與生命都有所幫助。

龍山寺擠滿了遊客,同時間,也有許多老菩薩自己拿著經本一起頌經做晚課。這樣大規模的自發性晚課,除了新北市土城的承天禪寺外,在中國與日本似乎也沒見過。或許這也是台灣的福報,曾經在北京廣濟寺見過讀頌經文,但人員似乎不這麼多,一般在龍山寺至少也有幾百人,而承天禪寺應當至少每日有上千人以上,都是自發性的,沒有誰組織誰,也沒有哪個組織附和在哪個組織上,更不會受到監視,人人都是自發性的,當義工或者一起讀頌晚課。

隨著夜晚的到來,餘音繞樑之讀誦經文聲音逐漸消散,晚課結束了。彼此也互相問訊而一一離開了龍山寺。有的自行搭乘地鐵離開,有的則走路回家,有的則隨意喲喝計程車上車離去,回去,只是為了讓自己稍微休息,明日,將再繼續前往。

這也是台灣許多老菩薩每日的生活,信仰並且融入生活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