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MOTAN儒墨堂》編輯部
《RUMOTAN儒墨堂》編輯部
《RUMOTAN儒墨堂》是中文圈深度報導日本文化、產業、藝術品展覽的媒體,並且整合與提供客戶資料庫網站架設與google seo關鍵字技術的公司,以藝術品展覽與跨境電子商務品牌網站作為自身的強項。

會社介紹 / Introduction

《法相大辭典》為朱芾煌居士所編集的瑜伽名相解釋論書,對於想要深入法相唯識學的佛弟子而言,真的是不可多得的一部論書,它的特點是蒐羅的名相解釋,全部引用經論的經文,而不作個人私自的解釋與臆測,保存了法義的真實性。 但這本論書的序文,因為歐陽竟無居士評論法尊法師翻譯藏譯本彌勒菩薩的《辨法法性論》之譯文與玄奘法師之漢譯有誤謬處,引起兩人對於法相唯識學之正、訛論爭。
《瑜伽師地論》云:「云何菩薩咒陀羅尼?謂諸菩薩獲得如是等持自在,由此自在加被,能除有情災患,諸咒章句,令彼章句悉皆神驗,第一神驗無所唐捐,能除非一種種災患,是名菩薩咒陀羅尼。」《顯揚聖教論》云:「陀羅尼門者:謂諸菩薩無量陀羅尼門,廣說如經。若欲略說陀羅尼相者,謂諸菩薩成就字類通達於名句文身如意自在,得如是種類念持之力,由念力故隨一字中而能顯示,分別開演一切種染淨之義,是故說名陀羅尼門。」
K:唯識有云四分之說,何謂為四分?又有幾家之言? 略答:四分者,見分、相分、自證分與證自證分,共有四家之言,執唯一自證分者,乃 安慧論師所立,見、相二分者乃 難陀立義,見、相、自證分等三分為 陳那標指,而見、相、自證分與證自證分四分俱全者獨為 護法菩薩之建立;何故有此四家之分流?茲因諸大論師分於不同門所述之故,如古大乘師之 安慧立八識心王唯一自證分者,乃據約唯識門獨說; 難陀、 親勝論師立心識唯有...
K: 阿彌陀佛,接到你的來信,很歡喜你所提出的問題,觀K君之疑問當亦能造福同疑之有情菩薩,基於此之緣由,極為法喜充滿,你說想瞭解唐朝 窺基大師於《大乘法苑義林章》中,對於如來藏的解釋為何?以及學者分判所謂如來藏系之學門事宜,究竟於法理上符不符合?我想,先就你所說的論文部分,稍作解釋罷,在義林章卷七中,提到: 『十卷楞伽第八卷初說:阿梨耶識名「空如來藏」,具足無漏熏習法故。名「不空如來藏」,彼經意說...
作為菩薩道之實踐者,應當如實參與眾生所受之苦難,為利他而存、入世而不隨俗、當與此土有情增大悲無我之十無盡願之普賢行。 唐 智周法師曾於《大乘入道次第》中云:「又瑜伽論菩薩地說:菩薩發心由四種緣四因四力而能發心,言四緣者:一、見諸佛菩薩有不思議神變威力,或從可信聞如是事,既聞是已,於大菩提深生信解,因斯發大菩提心。二、雖不見聞佛及菩薩神通功德,於菩薩藏聞已深信,為得如來微妙智故發菩提心。三、或有一類...
大寶積經卷第三十五菩薩藏會云:『爾時世尊告賢守長者曰:長者當知,我觀世間一切眾生,為十苦事之所逼迫,何謂為十?一者生苦逼迫。二者老苦逼迫。三者病苦逼迫。四者死苦逼迫。五者愁苦逼迫。六者怨恨逼迫。七者苦受逼迫。八者憂受逼迫。九者痛惱逼迫。十者生死流轉大苦之所逼迫。長者!我見如是十種苦事逼迫眾生,為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出離如是逼迫事故,以淨信心捨釋氏家趣無上道。』
Load more...